據市調統計,北台灣新建案市場,12月上演「供需極端背離」詭譎戲碼,需求面在12月表現如同寒流來襲,買盤進入冬眠,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為16組、平均成交組數每週為0.8組,比起2021年6月COVID-19三級警戒的0.9組還少,來客組數、成交組數下降,議價率則持平。
全台屋齡最高的台北市,在危老條例上路七年來,已核准近千件,北車著名的南陽街補習街,近年就陸續出現危老都更潮,最新實價即揭露,7月由開發商以近3.7億元買下兩棟透天,土地共78.65坪,原本經營的補習班業者則搬至附近商業大樓。
台南市議會近日三讀通過「台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」修正案,其中著墨較多在於調降建設公司「囤房稅」稅率,針對建商待銷售房屋的稅率進行調整,將1至2年、2至3年的稅率,從原本的2.4%和3.6%分別降至2.2%和2.8%。其餘持有時間依市府版通過,持有1年內為2%,3~4年內3.6%,4~5年內4.2%,5年以上為4.8%。
「2023年最黑暗、2024年最錯愕!」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,房價稍高是不變的事實,明年要期待房價向下是不可能的!直言「打房打了12年、12次,錯誤的政策到底誰要負責?」認為台灣的房地產政策走到「疊床架屋」,產業快要送進加護病房了!房價漲就是因為加重稅,並談到今年度新青安撥貸金額佔年度新增房貸達60%,如果未來貿然取消要怎麼跟年輕人交代。
央行祭出第七波打炒房,房市陷入觀望氛圍,不少建商在素地稀少、貸款困難下,轉攻不受限制的都更、危老案,以多元整合模式與地主合作,富品建設董事長曾富瑋即談到,現階段確實有不少建商投入都更開發,但也聽聞有中、小建商面臨資金鏈斷鏈風險,恐怕會有爛尾的狀況,提醒民眾要慎選都更、危老合作對象。
隨著政府打炒房、限制土建融等一系列措施,危老重建逐漸成為開發商的熱點!內政部統計指出,全台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3,936件危老案經過核准,台中市又以780件位居全國第二。近期包括富旺、富宇、時代、元城、冠德等建商都投入危老重建市場,多為區域核心精華地,推案都很受到市場注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