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將迎來房市大檔期之一928檔期,也為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法上路後的第一個房市大檔,據市調統計,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推案量不減反增,預估將一舉突破2,000億元大關,並且為近八年來次高量。
買屋時需要繳交的契稅,今年第一季購屋人平均一件要繳納稅金4.2萬元,其中全台最貴的是新竹縣的5.2萬元,高雄市5萬元,新北市也是接近5萬元,而房價最高的台北市反而契稅較低,平均4.6萬元,通常契稅較高的區域,也是房屋稅較重的區段。
據市調統計,去年北台灣在當年度進場並且完銷的新建案超過100個,而今年截至7月底,北台灣共有159個總銷10億元以上的住宅建案進場銷售,但以實價登錄已全數揭露完畢,大於或等於建案可售戶數的「確認完銷」案,僅為雙北的4筆建案。
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今24日提出「2024總統大選民間版社宅政策白皮書」,提出6大建議,包括建立社宅多元興辦模式、增闢財源以落實可負擔租金、社宅營運應以地方為主而中央為輔、推動社宅居住福利計畫、社宅入住採用「輪候制」、通盤檢討包租代管機制,盼3組總統參選人能積極回應或端出更多社宅牛肉政策。
央行公布7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.898%,較6月的1.903%,下降0.005個百分點,其中資本支出貸款金額為540.08億元、月減165.33億元;央行表示,主要為企業投資減少,加上部分地方政府興建社會住宅,反映在利率呈現下滑,7月新承做資本支出貸款利率下降0.06個百分點,貸款金額也創下2019年9月以來新低。
近年個人理財盛行「被動收入」的觀念,同樣的在企業間也開始貫徹這樣的觀念,企業除深耕本業營收獲利外,也將投資目光放在具創造被動收入的不動產資產上,這樣的觀念,稱之為「投資收益型不動產」;收益型不動產不但可帶來穩定租金收益的現金流,中長期來看也具有房地產保值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