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價續漲不過漲勢已未如先前兇猛,今年北台灣有建設議題的,包括有基隆捷運題材的基隆、汐止,以及有淡北道路、淡江大橋興建題材的淡水,統計實價資料則發現,近五年這三區的漲幅約在1~3成,專家即指出,在普遍題材區房價漲幅已大下,「有建設題材」及「房價仍相對低基期」的區域,會更有表現機會。
去年房市利空罩頂,不少建商選擇延後推案,北台灣十大建商住宅推案量總計約為3209.5億元,相比2022年少了約7.7%,推案大戶寶佳仍為住宅產品推案王,已六度奪下寶座,不過量能也修正,年度推案量跌破千億元,興富發去年推案則多以商辦案居多未入榜,而十大建商中上市櫃建商推案量最大的則為愛山林建設,一舉推出7案。
《平均地權條例》新法在去年7月1日實施後,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,預售屋交易回歸供需基本面,以自住、長期置產為交易主力,而新法上路後預售屋交易最熱門的十個行政區,由新北、桃園、台中三都包辦,其中桃園有兩區在新法上路後,較上半年量增超過四成,呈現越打越熱的量增趨勢。
去年適逢大選、平均地權條例上路,建商推案腳步放緩,據市調統計,2023年北台灣新推案量,扣除商辦加持,住宅推案量僅約1.1兆元,較2022年減少1521.1億元,創下4年來新低紀錄,專家表示,不少建商已預定今年第一季進場推案,加上也有政策上不得不推的壓力。
雙北素地難求,也使近年都更危老案百花齊放,據市調統計,今年新北市重建新案就較去年增加逾3成,全年總銷更上衝至800億元,尤其以板橋區個案數量最多,總銷也超過百億元案量,建商也嗅到此商機紛紛插旗,新北房價天花板更在此區頻頻打破,新案「勝輝一邸」再次以每坪121萬元成交價,刷新新北房價紀錄,建商董座即指出,明年將是都更危老改建回收年,新北老屋重建新案總銷有望突破千億元!
今年房市買氣如何?據市調統計,2023年全台總銷金額仍爆出2.08兆元巨量,年成長7%,創有統計以來新高,已為2019年以來逐年增量成長,專家直言,各縣市買氣每次問,建商都說很好,但其實今年是「坐雲霄飛車」,漲最多的是台北,因指標大案把房價平均值往上拉,預期價漲、量縮現象將成為常態,明年只會「比今年好一點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