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青安貸款專案自推出以來,一度成為年輕首購族的重要支柱,近期卻因多方政策影響,貸款件數與金額連續四個月下滑。根據財政部統計,9 月受理件數降至 5,664 戶,金額縮減至 465.56 億元,為近 11 個月新低。這一趨勢揭示出房市正面臨重重挑戰,尤其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銀行限貸令等三大風暴衝擊下,購屋市場步入寒冬。
市場估算,今年928檔期台中市的預售屋推案,光北屯區就佔了3分之1以上,仔細盤點北屯各區域,推案量、話題最多的14期,最高房價已來到8字頭,但北屯舊市區,竟還有4至6字頭的預售及新成屋,且生活機能皆為完熟區域,成為房市銷售黑馬。
各大房仲業者昨日公布9月門市交易量,交易急凍萎縮14.8%至26.4%,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成屋影響劇烈,房仲全聯會直言,「史上最強打房」政策在無聲無息中橫空出世,令全國房仲業乃至不動產業者措手不及,在毫無因應的準備下,被迫站上房市海嘯第一排,今(1)日大聲疾呼,提出穩定房市9大訴求,避免市場亂象橫生。
央行此次打炒房政策被稱為最嚴苛的「大魔王」關卡,對於多戶貸款的限制非常嚴格。然而,針對「先買後賣」的換屋族,央行允許與銀行簽訂切結約定,讓其在1年內賣掉舊房並不受貸款成數限制。違反約定者將面臨補繳貸款差額及支付罰息等懲罰,確保政策的嚴格執行,防止轉貸等規避行為。
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其中一項引發爭議的「名下有房產者,若購買第一戶不再享有寬限期」,新規定引發社會熱議,更許多民眾擔憂,沒有寬限期的情況下,將無法承擔購房貸款壓力,尤其是那些已經繼承房產的購屋族,更擔心無力負擔未來的房貸。
在居住正義下,政策不斷祭出各種措施,然而房價卻愈打愈高,明日央行理監事也有不少專家預測將有進一步打房措施,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今(18)日指出,年輕人不僅買不起,甚至租不起,原因就在於政府房產政策一直有「人不對、事不對、時不宜、錯不改」四大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