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(簡稱住都中心)24 日舉行「2025 公辦都市更新招商發布會」,一口氣推出 5 大公辦都更案,估計總投資金額高達 195 億元,不只刷新歷年紀錄,更讓住都中心成立 6 年來的招商引資總額突破 1,093 億元大關。這些位於台北市捷運沿線的黃金地段,連結超過 229 位私有地主參與,創下歷年私地主整合人數新高。
打房不僅成屋慘,象徵房市信心的預售屋竟也同步走低,據最新預售揭露,1月成交量不到4千件,寫下近24個月以來的單月新低紀錄,相比去年同期破萬件,大減近7成,並已連續四個月出現不到5500件的低量,反映預售市場已經沒有不買會更貴的FOMO心態,329房市大檔期買氣如何,將是後市觀察重點。
永慶房屋今(5)日發布最新「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」與「雙北公寓房價指數」,數據顯示,去年第四季七大都會區僅剩台南市的大樓房價指數相對持平,其餘六都指數均見下跌,又以新竹縣市單季下跌3.4%最多。雙北地區的公寓房價,Q4更見指數跌幅擴大,單季跌幅超過4%。
房市不敵銀行房貸緊縮、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目前市場普遍期待房價下修,使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持續僵持,今(27)日各大房仲業者紛紛公布內部成交資料,普遍仍較去年下滑2~3成,坦言在後限貸令時代,市場主力僅剩下三種人,分別是「真青安」、「現金客」與「無貸族」,並透露近期漸漸有降價個案出現,委售案量也逐漸增加,將有讓利空間。
財政部再度出手,針對房地合一稅上路前取得的舊制房屋,宣布調高高價住宅獲利率至 20%,並新增每坪單價門檻,讓原本「總價較低、單價較高」的小坪數豪宅也無法逃過課稅,這次的稅制調整,讓不少原以為能避開豪宅稅的中古小豪宅屋主措手不及,業界更擔憂,市場交易量恐進一步萎縮。
去年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全年達35.05萬棟、年增14.20%,為近11年買氣最佳,不過9月以後單月移轉量即跌破3萬棟,顯見「銀行房貸緊縮」和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」衝擊力道,七大都會區在去年第4季不僅移轉量全數較前季下降,其中新北市、新竹縣市與台南市,三大都會區移轉棟數更較去年同期大減25%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