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七都房市好,但莫忘世上苦人多!偏鄉、弱勢地區都沒機會!」台灣省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邱奕勝今(12)日大聲疾呼,政府的政策思維讓弱勢地區沒有機會了,七都有不少建設、產業為房市撐腰,但政府投資未平衡發展,如嘉義、雲林、屏東、花東等,人口不斷的流失、外移,直言「貧窮是會遺傳的」。
「新青安政策應常態化,只要是首購或換屋自住需求都能申請。」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今(12)日舉辦年終記者會時向政府喊話,各區理事長皆指出新青安方案讓買氣與購屋意願明顯提升,備受好評,顯示政策貼近人民實際需求,認為買氣可望延續到2024年上半年,呈現「價穩、量穩」格局。
「政府硬拿棍子打(房)是沒有用的!」長虹建設財務長兼發言人陳茂慶今(8)日表示,政府打房很用力,土建融自備款需到5.5成甚至6成,加上借款利率都要2%以上,整體營建成本與缺工都是房價無法往下的理由,房子賣太早反而不是好事,明年絕對還是「個案表現」,價格還是會往上走,不過政府要推囤房稅2.0,對於長虹目前幾乎零餘屋來說,影響相對小。
「政策搖擺不定,一方面打炒房,又釋出大補丸,所以今年房市看攏嘸!」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公關主委張欣民今(7)日如此解讀,在新青安的救盤下,房地產先衰後盛、倒吃甘蔗,推測全年交易量能守住30萬棟大關,較去年小幅衰退3.6%。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郭子立便認為,明年大選後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,有機會出現一波小陽春,目前立即可見的利空只有囤房稅2.0。
在新青安房貸帶動下,今年 10 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為約 9.84 兆元,月增 790 億元,年增率來到今年新高,但若觀察年度購屋貸款增減量,2017 至 2021 年逐年成長,並突破年增額 7607 億元創下歷年新高,但在限貸令、升息及平均地權條例等影響下,2022 年的年增額大幅衰減逾 1864 億元,今年下降幅度則稍有趨緩。
11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突破2.3萬棟,寫下年月雙增的好成績,也是今年單月最佳表現,在交易量大增同時,不少市場人士以「量先價行」原理,預估2024房價將續漲,不過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反倒認為,房市與股市的價量關係走勢不同,別陷入「量先價行」的迷思,2024房市沒有再上漲的基本要件,房市空頭才正開始,選後若短線上漲,房價漲多少就會跌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