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均地權條例新法在7月上路後,政府再於8月推出新青安房貸,利率破盤價的補貼政策,也似乎為房市注入一絲活水,業者更大肆宣傳刺激買氣,確實吸引年輕人出來賞屋買房,也傳出業者以「用租金賺價差」話術來催買氣,但專家指出,寬限期雖然延長到5年但屆時還是需要連本帶利繳納,並且政策如能持續延續,才會真的幫助到市場買氣,以及現行高達8成市佔的預售屋市場。
桃園市府斥資982億推動綠線捷運,串連起北桃園交通,是市府自行發包興建的首條捷運路線,其中397億由中央補助,由於受限疫情、文資等原因,施工期預估高架段通車確定要延到2026年、地下段延到2030年,且工期變更程序仍在作業;航空城支線更於上月5度流標,市府經檢討後,研擬拆成2標重新發包,全線通車恐再延到2031年。
有工程師買房剛性需求支撐的三大科學園區,在供給量有限下,房價漲幅不小,尤其是低基期區域,而據國科會資料,今年1~4月包含竹科、中科、南科的三大園區,產業營業額共1兆1,939億元,營業額最高的竟為南科,共4,584億元為三大園區最高,端看周邊房價科技業撐起南二都,三年來漲幅就高達3~4成。
台中七期「帝寶」豪宅再現巨額賠售!25樓戶原屋主於2016年期間,以5285萬元買下權狀113坪豪宅,持有7年後,竟以3900萬元出場,帳面賠售高達1385萬元,據謄本資料顯示,新屋主為同樣住在七期的陳姓自然人,並以無貸款方式購入。
房市政策一波接一波,建商恐面臨前有埋伏、後有追兵的雙面夾殺狀態,對此橫跨開發、金融、政壇的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就感嘆,政策都是立刻執行,無從討論,前幾波的信用管制、銀行縮銀根,讓大家無法生存,現在如果是先建後售,勢必面臨囤房稅2.0,採預售又研擬履保價金興建6成以上才能動用,等於兩邊都被堵死,更替建商喊冤,房價並非建商哄抬,而是成本太高,看政府標售的土地價格就知道。
過去鮮少新案推出的台北市東區精華地段,近期都更案量大爆發,今(9)日位於忠孝復興站旁的公辦都更大案「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_富邦藝庭」正式開工動土,由富邦建設投資興建,更將有捷運連通道,出站即到家,為地上27層住商複合大樓,預計於116年完工,富邦建設所分回的住宅案,也預計在9月公開銷售。